你好,欢迎访问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学者文库!
所在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核医学科
相关导航
按语种分组
  • 任何
  • 26 中文
年代
  • 任何
  • 4 2000-2009
  • 1 2010
  • 1 2011
  • 1 2012
  • 2 2015
  • 1 2016
  • 1 2017
  • 1 2018
  • 4 2019
  • 2 2021
  • 4 2022
  • 3 2024
  • 1 2025
按类型分组
  • 任何
  • 25 中文期刊
  • 1 中文会议论文
  • 更多
按重要期刊分组
  • 任何
  • 9 国内统计源期刊
  • 8 国内核心期刊
  • 6 文摘杂志(俄)
  • 6 CSCD中国科学引文库
  • 4 CA化学文摘(美)
  • 更多
按来源刊物分组
  • 任何
  • 3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 3 现代医用影像学
  • 3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 2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 2 介入放射学杂志
  • 更多
科室简介:成果数量:26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目前共有医务人员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2名,技师2名。核医学科医疗工作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两个方面。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心肌灌注显像、18F全身显像、全身骨显像、脑灌注显像、甲状腺静态显像、肝胆动态显像、肝血池、消化道出血显像、... [详细]

本科室知名学者:
本科室科研趋势: 发文数量 期刊收录
条数据
导出

作者: 张春生,彭建扬,翁志成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

关键词: 食管癌;喉癌;数字减影;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肠内营养支持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下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食管癌、喉癌等食管贲门癌性狭窄患者,将采用肠外营养支持的25例患者作对照组,将采用数字减影下完成经皮穿刺胃造瘘术行胃肠内营养治疗的25例患者作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 ...

作者: 黄元远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

关键词: 骨质疏松;功能不全性骨折;全身骨显像;SPECT/CT

摘要: 目的:探究全身骨显像及SPECT/CT在骨质疏松患者功能不全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6例骨质疏松患者资料,患者均接受全身骨显像以及SPECT/CT断层显像,且经6个月以上随访最终确诊为功能不全性骨折。分析两者在骨质疏松患者功能不全性骨折中的应用 ...

作者: 黄元远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

关键词: 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核素定位显像技术

摘要: 目的:分析核素定位显像技术在甲状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进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治疗的甲状腺癌8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定位显像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

作者: 彭建扬,张春生,翁志成,吴伟达,高洪斌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24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胃造瘘术;吞咽困难

摘要: 回顾性分析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18 年5 月—2022 年5 月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机引导行经皮胃造瘘术治疗41 例吞咽困难患者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3 d、术后30 d、术后90 d 患者的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体重等指标,探讨DS ...

作者: 彭建扬,翁志成,张春生,吴伟达,高洪斌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福建医药杂志 2022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吞咽困难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1年11月至2019年5月因吞咽困难行DSA引导下经皮Introducer法胃造瘘术患者72例临床资料,统计分析该法应用的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72例 ...

作者: 吴伟达,翁志成,彭建扬,周国辉,林元镇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2

关键词: 鼻咽肿瘤;体层摄影术;计算机;血管造影术;鼻出血;放射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在鼻咽癌(NPC)放疗后出现难治性鼻出血行血管介入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指导临床快速有效的抢救鼻出血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8例NPC放疗后合并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在确保气道通畅的前提下行 ...

作者: 吴伟达,彭建扬,翁志成,周国辉,林元镇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2

关键词: 载药微球;膀胱癌;血尿;超选择膀胱动脉栓塞

摘要: 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 治疗膀胱癌并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12 月于收治的16 例无法手术或不愿行手术切除的膀胱癌伴出血患者,并均行膀胱动脉超选择栓塞。 先于双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药物为顺铂(40~60 mg),再超选择至膀 ...

作者: 林国钦,林俊敏,翁志成,翁育娟,张贤锐,卓建伟,吴梅芳 (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介入科;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

出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

关键词: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微球室间隔消融术;长期随访

摘要: 微球室间隔消融术(MS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是一种新方法,术后即刻效果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是缺少长期随访资料。本次报道1例75岁女患者,行MSA术后4年,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表明MSA可能成为治疗HOCM的一个有效方法。

作者: 潘喜鹏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

关键词: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磁共振成像;转移性骨肿瘤;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研究对比SPECT/CT、MRI和X线对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考虑存在骨转移征象的8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SPECT/CT、MRI和X线三项影像学检查;以高度敏感部位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 ...

作者: 曾宸,陈薇,陈海兰,郑子芳,林群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微创外科;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出处: 莆田学院学报 2021

共26条记录 1/3 第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到第
核医学科简介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08年。目前共有医务人员6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2名,技师2名。核医学科医疗工作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核素治疗两个方面。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心肌灌注显像、18F全身显像、全身骨显像、脑灌注显像、甲状腺静态显像、肝胆动态显像、肝血池、消化道出血显像、异位胃黏膜显像、肾动态显像、肾静态显像,嗜铬细胞瘤显像、肿瘤阳性显像、13C呼气试验、14C呼气试验等。功能测定包括甲状腺功能、肾功能测定等。其中有些项目为根据临床需要开设的新项目。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治疗包括使用131I、89Sr等放射性核素治疗甲状腺癌转移灶、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转移所致骨骼疼痛,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部肿瘤、肝癌等。科室常年承担莆田学院医学院《影像核医学》《医学影像学》、《影像检查技术学》、《诊断学》(X线与磁共振诊断)授课,承担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医学院等多所大学及院校见习生和实习生带教等教学任务,承担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定期举行放射、核医学及超声的联合教学并进行理论和实践考试,住院医师不但在影像科内大轮转,还参加院内相关临床科室轮转,派出多名医师、技师前往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年轻医师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科室注重科研发展,在莆田市率先开展肺部及肝脏放射性粒子植入,与呼吸内科联合的《化疗并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课题已经获得科研立项;《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门脉癌栓的疗效评价》取得初步成效,并有多篇论文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及《介入放射学杂志》等国家级期刊上是发表。

《化疗并125I粒子植入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课题已经获得2011年莆田市科技局科研立项。